当前位置:奇异说 >历史趣闻 > 正文

唐朝的国家歌舞剧团和皇家音乐舞蹈专科学校:教坊与梨园

编辑: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秋,九江市西边湓浦口,被贬为司马两年的小白在江上的船内设宴送别同伙。秋风萧瑟,枫树、 芦荻沙沙作响,茫茫江水上反照一轮冷月,这时突然听到江水上飘来了悠扬的琵琶声,于是小白寻着声音将这位女乐请到船内,为他们弹奏几首。这位女乐身手超群,琵琶声缓如绵绵细雨,烈如金戈铁马,似一道闪电划破了幽静的夜空,只留江心中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事后这位女乐说她身世教坊,年青年头时是国都负有盛名的女乐。小白马上寂然起敬,教坊可是国度歌舞团,与梨园并称为歌舞乐曲的最高殿堂,难怪身手如斯厉害。临别之际,小白写诗一首赠与女乐。

琵琶行

这个让小白诧异的教坊和梨园是何种机构,他们的功能和感化是什么?

作为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朝代,唐王朝在艺术成长上也达到了巅峰。同样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荣华的首都长安,群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他们带来了来自本国的文化、艺术、歌舞等,使得唐朝的文化财富空前成长,尤其是音乐跳舞,深受皇室成员和显贵阶级的喜爱,更是达到了最巅峰。唐代开放包涵的社会风貌,使得唐人以善舞为荣,能歌善舞不光是歌舞伎人的特长,就连皇帝、贵妃、公主都是歌舞艺术的领头人,形成乐舞全民介入的生活体式,更是形成了以教坊和梨园为主的专业性乐舞机构。教坊

教坊是唐代表演与教习娱乐性乐舞,治理专业歌舞艺人的乐舞机构,由宫廷主管。初设于宫廷内,归太常寺管辖,后来因为胡乐胡舞、倡优杂伎的成长,已经不适宜将其与正统的祭奠雅乐一路治理,便于开元年间从太常寺平分离出来,接踵在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各成立了摆布教坊,因其设置在宫外,也被称为外教坊,专管娱乐性乐舞。

唐代乐舞壁画

教坊最初的成员一部门是玄宗在蕃邸的散乐乐人,另一部门成员即太常寺的俗乐乐人。教坊内部的乐舞艺人有着光鲜的品级划分,教坊乐人分为乐官、乐妓、乐工三个品级,个中乐工为男子,乐妓为女子。乐妓是个中的首要成员,她们也分品级。教坊中设有宜春院,入此院者为乐妓中品级最高者,称之为“内子”,她们身手水平最高,每逢宫廷乐舞表演时,她们都在方阵的最前方表演。且待遇非常优厚,她们在教坊有本身的室庐,被称为“内子家”,且四时给米,衣食无忧,还有机会获得皇上的宠幸,被宠幸者被称为“十家”;其次,是云韶院的“宫人”,她们是在宜春院缺人时作为宜春院内子的替补,“内子”随身佩戴皇上赐赉的鱼形饰物,而宫人则没有,可见她们的身份和待遇也较内子低一等;再次,是“搊弹家”,其手持搊弹乐器而奏,故称其为此名,她们虽擅长弦乐,但舞技略显不足。

唐乐舞俑

乐妓的品级分歧,其身手与能力也有显着的差距。《教坊记》记载,玄宗时期歌舞十分兴盛,排练圣寿乐时,宜春院女艺人把握的最快,一日便可学会,而搊弹家却一个月也学不会。所以让宜春院的在队列的首尾,搊弹家在队列中央。而宜春院中也有利害之分,还要从中选出更精良的站在首尾。队列首尾是惹人饮茶瞩目的位置,故要选用花样好的舞人。开元十一岁首,制圣寿乐。令诸女衣五方色衣,以歌舞之。宜春院女教一日,便堪上场,惟搊弹家弥月不成。至戏日,上亲加策励,曰:‘好好作,莫辱没三郎。’令宜春院工资首尾,搊弹家内行间,令学其举手也。宜春院亦有工拙,必择尤者为首尾。”--《教坊记》

宫廷对教坊内乐妓的治理也是非常规范和严厉的,教坊内子虽可按期与其亲人晤面,但只许在坊内相见,以便使她们将身心悉数投入到教坊,进行乐舞的进修与表演。每逢宫中设宴,只有被邀请的文官武将等上流阶级人士旁观获得教坊乐舞表演,而大多数布衣只是听闻过,解说了教坊乐妓具有非公开性,因而教坊也是非公开的,并且是直属于宫廷的乐妓教习机构。教坊乐妓姿色与身手堪称双绝,备受厚遇。宫廷对她们的动作虽有束缚,但相对太常寺乐工而言却较为自由,宫廷还准许她们与同样品级地位的人娶亲,如蒙恩宠,还可被赐封为才人。

唐男乐工

只有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繁荣成长的时候,乐舞才能获得快速的成长,它跟着政治事态的转变而转变。安史之乱后,内忧外患、经济萧条,宫廷的歌舞艺术已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泥土,乐舞艺人也随之流散民间。唐代在中晩期政局不稳,为了节约开支,不得不舍去难认为继的歌舞艺术,唐代的教坊歌舞就此也随之衰落了。梨园

梨园为唐代表演与教习法曲的乐舞机构,其表演的首要种类是法曲,法曲有歌有舞,也有器乐吹奏,与太常寺所负责的正统雅乐有着光鲜的区分,也与教坊所掌管的胡俗乐舞形成光鲜的对比。梨园可谓是中国第一所专业的皇家音乐跳舞学校,因其地点地得名。梨园位于太液池东岸,原系西内苑种梨之园,因教乐府关系而称为梨园。唐代帝王经常在宫中举办宴享,以示君臣同乐,而梨园恰是春天时皇帝与宰相及学士的游幸之处。梨园的建立者是唐玄宗,唐玄宗有较好的音乐素养,对法曲十分喜爱,他在从政之暇,从太常寺中拔取三百名坐部伎后辈,教于梨园,不只亲自斧正他们,还介入个中。因为坐部伎是太常寺中舞艺最高明的,所以梨园起先的一批成员是宫廷乐舞艺人里面优者中的优者。此外,还有宫女数百名,法部还有小部音声三十余人。梨园下设四个部门,分为本院、别教院、宜春北院及宜春院、内园赤子坊,均从分歧的角度为皇室供应歌舞娱乐。玄宗既知乐律,又深嗜法曲,选坐部仗后辈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门生’。宫女数百,亦为梨园门生,居宜春北院。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兰十余人。"--《新唐书·礼乐志》

西安梨园博物馆乐妓俑

梨园设的长官称为“使”,除此还有伶官、供奉官等职。供奉官负责给皇帝作曲,在乐官之下,还有乐舞艺人,以选自太常寺的三百名身手超群的男艺工资主,住在禁苑的梨园,即本院。此外还有女艺人包罗宫女数百名,也是梨园的首要组成人员,这些女艺人于天宝年间编入梨园,住在宫中的宜春北院。还有从教坊中选出来的乐妓,住在宜春院。

梨园表演的节目大多出自傲音乐家唐玄宗,他每作出一个新曲子就会交给梨园门生进行排练表演,并且亲自指导,亲力亲为,表演的结果无与伦比。台甫鼎鼎的杨贵妃和李鹤寿都是梨园中的成员,他们经常吹奏玄宗作的曲子。“别教院廪食常千人,宫中居宜春院。玄宗又制新曲四十余,又新制曲谱。每初年望夜,又御勤政楼,观灯作乐,贵臣戚里,借看楼观望。夜阑,太常乐府悬散乐毕,即遣宫女于楼前缚架出眺歌舞以娱之。”--《旧唐书?音乐志》

梨园博物馆所藏乐器

与教坊一般,梨园的兴衰也跟着政治事态的转变而转变。安史之乱后,宫廷财务无法撑持宏大的乐舞机构开销,便裁剪梨园多余人员三百人,剩下一部门留任者又回来于太常寺所属,多量艺人散落民间。梨园,中国第一个专业的皇家音乐跳舞学校就如许跟着政局的转变而闭幕了。结论

唐代音乐跳舞的高度繁荣衍生了专门治理和练习舞人的机构,除教坊和梨园外,还有当局主管的太常寺,它是掌管国度之礼式祭奠及宫廷宴享时有关音乐乐制的首要机关。这些成熟的机构承载着雄厚而华美的唐代跳舞,在个中创作出的样式多样、种类繁多、分门别类的各类乐舞,不只使乐舞成为其时人们娱乐消遣的首要体式,还影响了其时的其他艺术形式,为绘画镌刻供应了雄厚鲜活的素材,不只影响了中国后来的乐舞形式,也对邻国的跳舞形式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

古代没有指纹辨识系统,犯人按压手印有什么用?
看古装剧的时候,常会看到犯人按压指纹代表认罪的剧情,但是大家有想过,古代没有指纹辨识系统,为何要按压手印?指纹
历史趣闻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究竟是慈禧毒害的,还是死于梅毒性病?
提到同治,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是慈溪和咸丰帝的儿子。同治继位时只有六岁,因为太小了,慈溪太后又想要掌权,所以,同
历史趣闻
黄埔十大名将分别是哪十位,当中谁的指挥本领最厉害?
说起黄埔军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孙中山先生在广东省黄埔岛创办的,中华民国时的军事学校,在抗日战争中培养了大量
历史趣闻
宁古塔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古代犯人都怕被分到宁古塔
说起宁古塔,小编相信,很多喜爱看关于清朝电视剧的朋友们,对它一定很熟悉,因为在很多剧中,当有人犯了重罪又罪不至
历史趣闻
许文强是真实人物吗,原型是谁?揭秘许文强是怎么死的
今天来为大家介绍一位很有名气的大哥级人物。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上海滩吧?提起上海滩你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人是
历史趣闻
姜维在三国是什么水平 保卫蜀国29年的姜维真实死因(附视频)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重要将领。他在诸葛亮逝世后,曾经保卫了蜀国29年。在军事才能方面,姜维可以说是继承
历史趣闻

最新发布

楷书四大家是哪四位及朝代(有视频介绍)
楷书四大家是指以楷书著名的四位书法家,分别是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以及元代的赵孟頫。他们各自创造
历史趣闻
赤壁之战是哪个年代的战役 赤壁之战是什么著名战役(附视频)
赤壁之战是发生在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场重要战役。当时,曹操、孙权和刘备三方在赤壁地区展开了激烈
历史趣闻
八国联军都是哪几个国家组成的(附视频)
八国联军是由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以及奥匈帝国等八个国家组成的联盟。他们联手进
历史趣闻
官渡之战是谁和谁打的谁赢了(有视频介绍)
东汉末年是一个充满混乱的时代。由于朝廷对各地的掌控力逐渐减弱,各个豪杰开始觊觎权力,导致黄巾起义爆发。尽
历史趣闻
明朝历代帝王简历表 明朝十六帝有哪些奇葩事件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由朱元璋建立的最后一个汉族君主制王朝,上承元朝,下启清朝。在明朝的历史上,共有16位皇帝。下
历史趣闻
项羽的一生经历概括 项羽为什么被称为千古第一人(附视频)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广为人知。他是西楚霸王,被誉为千古第一猛将。在他的领导下,西楚联军成功灭掉
历史趣闻

猜你喜欢

赤壁之战是哪个年代的战役 赤壁之战是什么著名战役(附视频)
赤壁之战是发生在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场重要战役。当时,曹操、孙权和刘备三方在赤壁地区展开了激烈
历史趣闻
楷书四大家是哪四位及朝代(有视频介绍)
楷书四大家是指以楷书著名的四位书法家,分别是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以及元代的赵孟頫。他们各自创造
历史趣闻
官渡之战是谁和谁打的谁赢了(有视频介绍)
东汉末年是一个充满混乱的时代。由于朝廷对各地的掌控力逐渐减弱,各个豪杰开始觊觎权力,导致黄巾起义爆发。尽
历史趣闻
八国联军都是哪几个国家组成的(附视频)
八国联军是由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以及奥匈帝国等八个国家组成的联盟。他们联手进
历史趣闻
明朝历代帝王简历表 明朝十六帝有哪些奇葩事件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由朱元璋建立的最后一个汉族君主制王朝,上承元朝,下启清朝。在明朝的历史上,共有16位皇帝。下
历史趣闻
古代人为什么都要留长发 古人为什么不剪头发(附视频)
自古以来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这种说法,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说法,在古代用得比较多,但是并不
历史趣闻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