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别名西关砖塔,前人更多地称之为“黄妃塔”。它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宁靖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筑的佛塔。
这位吴越国王钱俶非常喜欢梵学,阅读了大量的梵学书籍,达到手不离佛书的状况。他还曾邀请得道高僧道潜入王府,为其受菩萨戒。如斯虔敬的释教徒,天然是进展造一座塔。经高人指点,就在西湖南岸建一座十三层的高塔。后来在建的过程中算钱不敷了,那就改成七层吧。然则到最后落成的时候,却只有五层。
富庶的江南据造一座塔的钱都不敷,钱哪里去了呢?钱天然是送给了赵匡胤,一直地上供方能保一方安然。只可惜,塔方才造好,吴越国这个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亡国了,钱俶当了吴越国的末代国王。
▲ 钱俶 就是他兴建了雷峰塔
同样是末代君王,钱老板就比南唐后主李老板要仁慈好多,据记载,境内大旱那年,有些怙恃用卖孩子来维持生计(同时也进展孩子到别人家有口吃的),钱老板知道后用朝廷的钱把孩子赎回来还给怙恃,并开仓放粮,缓解灾情。据说归降后的钱俶和李煜的命运是一般的,都是被赐一杯毒酒,了却平生。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爷爷曾经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一句稀奇有名:陌上花开,可徐徐归矣。
若是你们和我岁数相仿,你必然记得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鲁迅的文章,叫《论雷峰塔的倒掉》,我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在想,雷峰塔下面没找到宝物吗。1924年的9月25日,阴历八月廿七,几百年的雷峰塔倒了。
杭州人的心里,这个塔很主要。塔倒了,不是什么好兆头。这里面可是住着白蛇娘娘的,塔倒了,娘娘就没处所住了,要出来的。那还得了。
杭州有俚语:“塔倒湖干,白蛇出生。”雷峰塔固然七歪八斜的,但总清偿是没有倒。杭州人感觉它会永远这么立着,替老公民镇住那些不肯看到的。雷峰塔命运多舛,宋代时亦有多次补葺,至明代嘉靖年间,无耻的倭寇一把火,把雷锋塔烧得只剩下砖石构造的塔芯。江南并不差钱,之后的几百年,却再也没有补葺过,光头大毛笋一样的雷峰塔就这么强硬的立在夕照山上。
很快,老公民起头往雷峰塔偏向涌去。有人发现砖中有孔,孔里藏有经卷。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了。杭州话里,“经”、“金”不分,便认为雷峰塔下藏有金子,塔倒掉了,漫山遍野便都是金子,于是敲砖寻金者接连不断,尚存的塔基不多时就被翻乱了。
满世界找金子的人,却只找到了发霉的经卷。有的手指一抿就成尘屑,。净慈寺的和尚及四周的道士,见塔经满山散弃,拾的多是无见识之人,认为是大罪过,于是也到场捡拾部队,将捡来的多卷经籍焚化。
▲ 图为吴越国王钱弘俶施印的《一切如来心机要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经卷用川棉纸或竹纸精印,是极其珍贵的五代十国文物。
满山的人中,总有识货之人。有人识得这是建塔时放进去的五代、宋初木版印刷物真迹,明代时,宋代的刻本已经奉若至宝,况且唐末五代之物。若讲价值,黄金在此经卷眼前,几如灰尘。新闻一经报纸宣传,情形更是不得了,拥聚而来的人更多了,争相搜取。想找一卷完整的经卷几乎弗成能,连残坏的也弗成多得。
光荣的是他们没有发现传说中的地宫,直到七十七年后 ,2001年2月15日,雷峰塔遗址挖掘考古队公布发现雷峰塔地宫。
2001年3月11日上午9点,雷峰塔地宫考古挖掘工作正式起头。雷峰塔的井穴式地宫很小,位于塔心正中手下方2.6米处,地宫口用一正方形石板笼盖,并以巨石镇压,搞得似乎真有什么通灵之物在里面呢(传说照样有力量的。),尤其是用吊机将巨石运起的时候,钢制的绞索居然断了,吓得在场的考古队员和记者一额汗。
十分困难把1500斤重的大石头挪开,石盖板提取到大量的开元通宝货泉。石板移开,露出地宫口的时候,空气都快凝固了。
最先出土的是一面精彩的铜镜,铜镜正面磨光,后头有铭文和斑纹。正中一“官”字,铭文写有“都省铜坊”字样和“匠人倪成”字样。典型的官制。而纸张早已经化为乌有。整个地宫挖掘共历时十八个小时,直到次日凌晨3时才竣事。大铁函被运到浙江博物馆库房里进行清理。开启铁函后,让我们看看最后一任吴越国王在里面放了些什么?
▲ 银鎏金阿育王塔
离别在雷峰塔地宫和天宫中各发现一座,出土时,地宫的阿育王塔无缺如同新造,天宫的阿育王塔因雷峰塔坍毁时受挤压,已严重变形,塔里的“舍利金瓶”也被压扁,所幸根基部件没出缺失,后精心修复得以复原。
考古专家经多方考据,确认天宫、地宫两座银阿育王塔的形制、装饰题材、质地均沟通,通高36厘米,由基座、塔身、山花蕉叶、塔刹四部门构成。塔身方形,四面刻有佛祖生前积德的故事画面,四角各有1只金翅鸟;塔身四角的山花蕉叶,正面镂刻反映佛祖平生事迹的故事画面。工艺极其精湛,不愧是王室之物。
两座塔的分歧在于,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内有金制容器,即“金棺”,存放昔时钱俶供奉的“佛螺髻发”舍利;天宫的阿育王塔内吊挂4厘米高的葫芦状金瓶,内含舍利。
▲ 鎏金铜释迦牟尼说法像
通高68厘米。佛像高肉髻,螺发,端倪修长,双耳垂肩,颈部饰三道蚕纹。身穿双领下垂法衣,下摆披覆莲座,内着僧祇支,帛带于胸前打结。左手抚膝,右手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莲座下有盘龙柱及双层须弥座、方床。盘龙绕柱而上,托举莲花座,柱嵌插在须弥座上。须弥座每层侧面各开两个火焰式壸门。方床正面、侧面亦开壸门。镂空火焰纹大背光,背光为圆轮状。
此尊,妙相肃静,极有盛唐气势,龙柱布满张力和威仪,造型为国内孤例,晚唐皇家佛造像之精品,国度一级文物。
▲ 玉善财孺子立像
高8.6厘米,竖插于“九山八海”题材的方形底座上。以青白玉砥砺而成,整体为片状圆雕,局部为镂空透雕,细部为阴线勾勒。孺子大鼻小嘴,环耳,身着广袖宽衣,手腕刻划缠臂金,腰间系带,双手托于腰间,站立在飘浮的如意云头之上,形态生动天然,为国度一级文物。
▲ “千秋万岁”鎏金银盒
2002年10月25日,新雷峰塔落成。
2002年11月1日,在原址上从新建筑的雷峰塔正式对外开放。宣传词里说:“一件汗青的遗憾,一段七十八年的断层,一个西湖十景的残缺,终于在这一天宣告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