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拍,北京保利从法国主要藏家手中征集到一套极为出色的《宋元名翰册》,此册共有十开,北宋1开,南宋6开,南宋至元2开,元代1开,计有:北宋佚名《明皇幸蜀图》、南宋佚名《牧牛图》、南宋佚名《高士临眺图》、南宋佚名《寻梅访友图》、南宋佚名《岁安图》、南宋佚名《牡丹图》、南宋至元佚名《野舟横渡图》、南宋至元仿画绣《梅花山禽图》和元佚名《江中垂钓图》、元佚名《山居图》十开。
此册十开上都有耿昭忠、耿嘉祚的鉴藏印,这解说是由耿氏父子鸠合而成册的。个中南宋佚名《寻梅访友图》一开,画上有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的收藏印二方,“子京”葫芦印和“项墨林父秘籍之印”,左下角有明代吴廷收藏印“吴廷”,惜不全,但能识辨。另在一开南宋至元时代的仿画绣上,右下角有“江村”一印,也是吴廷的收藏印,即此册曾为吴廷收藏过,这解说此开在明代曾经项元汴、吴廷收藏过,后来到了耿昭忠、耿嘉祚父子手上收藏。现分述如下:北宋宫廷画家《明皇幸蜀图》
全丹青崇山峻岭间一队骑旅自右侧山间穿出,向远山绕道行进,中央劳顿休憩,绘侍驭者数人解马放驼略作安歇。画中山势突兀,树木高耸,山石有勾勒无皴法,有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遗风,对照接近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青绿山水画风。
北宋宫廷画家《明皇幸蜀图》
团扇设色绢本直径30.5cm
保利2012春拍成交价977.5万元
细心与传世的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比对,能够发现:此开为《明皇幸蜀图》的中央一段——绘侍驭解马放驼部门。《明皇幸蜀图》共有三部门:明皇过桥入蜀、侍驭解马放驼、蜀道难于上苍天。正如《唐史》记载:“嘉陵山水,帝(唐明皇)乘赤缥起三骏,于诸王及嫔御十数骑,出飞仙岭下,初见平陆,马皆若驾,而帝马见小桥,作盘桓不进状。”
本图上有耿昭忠鉴藏印三方:“真赏”、“信公珍赏”、“公”,耿嘉祚鉴藏印一方“会侯珍赏”。有趣的是,收藏在台北故宫的李昭道《明皇幸蜀图》也有耿昭忠鉴藏印“信公珍赏”一方,耿嘉祚鉴藏印 “会侯珍赏” 一方、解说耿氏父子对宋代画作《明皇幸蜀图》的偏爱。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绢本设色55.9x8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为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也被今天的学者判定为北宋宫廷画家摹本,正与此开沟通。本图构图雄奇,时代特征显着,施展了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绘画遗风。全图以山水为主,人物鞍马为辅,山水画的比重在构图上显着增加,在构图意识长进行了立异,用石青、石绿、朱砂等重彩设色,不加皴斫,连结着李氏父子“金碧山水”的一派遗风,但却做到了色不压线,连结着线的节奏美,并能达到色彩明丽协调,格调典雅,使得画面场景复杂而又具体,色彩烂漫却镇静协调。由此能够揣摩的是:此图为北宋宫廷画家高手所绘。
此外,将此开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比拟较,此开无论是在线条上、画法上、及设色上比台北故宫的《明皇幸蜀图》稍显文雅,台北故宫的《明皇幸蜀图》是以青绿为主,而此开更为接近唐代绘画的气势。南宋佚名《岁安图》
此开绘芦苇穗,取其谐音“岁”,画鹌鹑,取其谐音“安”,故名“岁安图”。图中双勾芦苇,一枝斜出,苇穗正实,维妙维肖的鹌鹑全用工笔画就,线条清洁利落,坚如钢丝,设色精细,天然真切。画上有耿昭忠鉴藏印三方:“真赏”、“信公珍赏”、“公”,耿嘉祚鉴藏印一方“会侯珍赏”,尚有一印漫漶不清。
南宋佚名《岁安图》
绢本设色
保利2012春拍成交价345万元元佚名《江中垂钓图》
此开是元代典型的三段式构丹青法,绘近渚高岸,松树二株,遒虬挺立,杂木数株,横丛贯生。江河坦荡,渔翁默坐垂钓,宁谧安闲。天际远山,若隐若现。画上有耿昭忠鉴藏印三方:“真赏”、“信公珍赏”、“公”。耿嘉祚鉴藏印“会侯珍藏”、“耿嘉祚印” 二方,另在此开上有“云西”一印,或有或者为元代曹云西所画,尚待进一步研究。
元佚名《江中垂钓图》
绢本设色
保利2012春拍成交价115万元
南宋佚名《牧牛图》
此开是一幅典型的南宋田园习惯画,采用一边一角画法,绘高树一株,与河边浅滩相对,水牛低首,牛童欲上牛背,从牛角上攀牛背。画树、画牛全用李唐、阎次平画法,与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李唐《乳牛图》、阎次平的《四时牧牛图》有太多相似之处。画上有耿昭忠鉴藏印三方:“真赏”、“信公珍赏”、“公”,耿嘉祚鉴藏印 “会侯珍藏”一方。
南宋佚名《牧牛图》
团扇设色
绢本保利2012春拍成交价575万元
宋李唐乳牛图
轴 46.4x62.5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阎次平《四时牧牛图》
90x35.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南宋佚名《征人晓发图》(《山居图》)
此开是一幅典型的南宋民间习惯画,绘浓密的山林中,绘山石中锋用笔,大笔平擦,单线画躯干,松针繁密,杂树树叶用双勾法,矮竹双勾,高竹直接画出。下有茅屋三间,柴扉开启,晨起时分,担夫远行,农民扶案而眠,农妇烹饪正忙,孺子死后相嬉。远郊一家三口的客栈生活呼之欲出,形象生动。画上有耿昭忠鉴藏印二方:“真赏”、“公”,耿嘉祚鉴藏印 “会侯珍藏”一方。
南宋佚名《征人晓发图》
团扇设色绢本
保利2012春拍成交价575万元
南宋至元仿画绣《梅花山禽图》
此开是一幅典型南宋至元时代的仿画绣,上绣梅枝,花开正炽,梅枝上有山禽二只,一只倦倦欲眠,另一只尽展歌喉,唧唧出声。数枝竹叶横出,秋天的气息,十分浓烈。南宋仿画绣的特点是,绣法完全以概况绣来绣满整个图案,绣成概况绣后,以另一线穿绕概况线。此绣法,线条粗细均匀,常用来绣植物枝条和叶筋图案纹饰的圈边以及坚挺的线条。绣成的线纹不露针眼,针针相连,后一针约起于前一针的三分之一处,针眼藏在前一个针脚的下面,跟尾天然。此开与传世的南宋仿画绣《瑶台跨鹤图》比拟,此开绣法更为熟练,当是南宋至元时代的仿绣画。
南宋至元佚名仿画绣《梅花山禽图》
设色绢本
保利2012春拍成交价207万元
南宋画绣瑶台跨鹤图
绢本设色83.2x3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佚名耕织图
南宋佚名《牡丹图》
此开是一幅典型的南宋双勾牡丹画作,构图丰满华贵,牡丹花开浓艳,用石青、胭脂、白石粉画就,生动形象。此开画上有耿昭忠鉴藏印三方:“真赏”、 “信公珍赏”、“公”,耿嘉祚鉴藏印 “汉川耿会侯书画之章”一方。尚有二方半印,需要进一步研究。
南宋佚名《牡丹图》
绢本设色
保利2012春拍成交价3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