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中,藏有一些反映古代性文化的文物。文物表现了古代的性崇拜。图中所示为该馆所藏文物“铜祖”,表现出古代人的生殖器崇拜。
根据材质的不同,还有石祖、木祖……
这个祖,其实并不是祖先的意思(细想起来也有那么一些些的关联……)。“祖”的本字是“且”(读作祖),自从郭沫若将这个字解释为男性生殖器后,这一说法便一“且”风行,不仅学术界长期使用这一说法,甚至不懂考古的人民群众也能聊上几句生殖崇拜。
实际上,这种器物是否能叫做“祖”还有疑问。郭沫若对“且”的考释现在已被大多数文字学者否定了,被认为“望形生训,实不可从”。而“且”字真正的含义,《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荐物之器”,就是祭祀的时候盛放祭品用的器具;另外还有把它解释为神主牌的。一个比较为大多学者所接受的说法是,“且”即“俎”的初文,也就是放肉的砧板。与生殖崇拜并没有关系。
所以,现在被叫作“祖”的器物,现在还找不到文献印证,古人怎么用,也都只能靠推测了。
最早的“祖”可溯至1920年代,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我国河南仰韶村发现仰韶文化发现了两件陶器。他当时不知道这两件陶器为何物,仅描述为“其底可立于平面上”,“表面黑晦”。
安特生的朋友、瑞典汉学家高本汉从印度摩亨佐-达罗(Mohenjo Daro,又称死亡之丘,在今天的巴基斯坦信德省,是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会)的考古发现得到启发,认为这是男性生殖器模型。
此后,就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陶祖、木祖、石祖相继出现了。
战国祖柄青铜勺,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小黑石沟出土
云南汉墓出土的鸟形祖与祖柄铲
新疆小河墓的人形面具和木祖
李则斌提到的铜祖,来自江苏盱眙的大云山汉墓。这座墓是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底开始挖掘的,李则斌当时任考古队领队。在2011年中新网的报道中,考古人员的解释是,这是墓主人祈求多子而进行的一种生殖崇拜,“也不排除这件铜祖是刘非(编者注:考古人员考证的墓主人)王妃们的藏品”
也就是在汉代,生殖崇拜开始有了向房中用具过渡的迹象。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古代房中用具是汉代中山靖王墓中出土的。这座墓中还出土了著名的长信宫灯。
刘胜好酒色,子孙两代共120人以上。他的哥哥赵王看不惯,批评他作为藩王,不佐天子抚慰百姓,只知道奢淫。刘胜答,做亲王,就应该整天听音乐,御声色。
中山靖王墓出土了好几种口径不同,长短不同的铜性具,其中内空,可注温水,一些部位还有伸缩效果,仿真度很高。
孔子讲“绘事后素”,荀子讲“尚玄尊而用酒醴,先黍稷而饭稻粱”,礼仪价值之后是实用价值,这种思维也是其来有自的,所以生殖崇拜与房中之乐,互为面子与里子。
斯坦因在莫高窟看中卷走的敦煌卷子,编号1360的,抄有《金刚般若波密经》,背后突然乱入了这么一位男子。
由崇拜功能到日常功能,就好像社交网络由炫耀功能到广告功能,离“礼崩乐坏”也不远了,而人们也渐渐都“看山不是山”了,比如一本书中画的外国塔、石柱、墓碑和石柱,作者认为皆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
甚至于还有人看到茶壶形状想起男根,看到双鱼图形想起女阴。
对此,我也只能说,仁者见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