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皇室贵族都去哪里 清朝灭亡后皇室改姓了吗

作者:赵若溪   发布时间:2023-02-26 07:59:13 

“损不足以奉有余”此等社会规则并不是个人设定,而它却几乎可以涵盖整个社会。让好的更好坏的更坏就是我们眼见的现实。子嗣在当前“高基础、高出发点”的情况下即使设定“一亿小目标”也都是常人望尘莫及。而在士族门阀人才辈出的古代,这一点更为突出。“子承父业”现象随处可见,“青于蓝而胜于蓝”更比比皆是。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社会规则的引导下,富不过三代往往没有我们所见的那么现实。但话说回来,这种情况是否真的有特例存在呢?可以肯定的说,家族中出现“纨绔子弟”现象确实存在,甚至严重到挖了自家祖坟卖钱,而这个人就是出自于我们熟知的爱新觉罗家族。

爱新觉罗的姓氏已经妇孺皆知,从太祖努尔哈赤开始,作为清朝统治者的姓氏存在数百年。皇家成员在封建社会处在最上层,是国家统治者。不管多么疏远,只要与爱新觉罗姓氏关联,则铁定是皇室血统。从官员对待皇室成员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人为臣而满人则仅为奴才,爱新觉罗代表的就是地位。但是,历史给我们的答案是清朝已然灭亡,家族的强大并不能恩泽后人。“自力更生”成为爱新觉罗家族的宿命。

有人评价说,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的兴盛衰败完全是依靠个人努力,因为家族的影响力已然不足以成就某个人,更不足以供养那个“纨绔子弟”。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真有的人卖力“吃老本”。在溥仪退位之后,爱新觉罗氏后人昭煦生活的穷困潦倒。没有自力更生的情况下,他把目光放在了北京西郊的郑王坟上。而这里长眠着努尔哈赤的侄子郑献亲王济尔哈朗。最初的昭煦仅仅将眼光放在老祖宗坟地上的古树上。两棵古树连根拔起卖给了木材商人,然而这却仅仅成为了开始。

木材钱款挥霍一空之后,这位“不孝子”必然也不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此时他又打起了建筑物的主意,短短几年间,建筑物凭空消失。听到这,其实仅仅是祖先门面问题,性质并没有那么恶劣,毕竟祖先留下“家业”为后代做点贡献也能够理解。但是1931年,有人报警,声称郑王坟被盗,此时已经不用用怀疑,墓里正在努力的人就是郑王府本家昭煦。

当然这样的“不孝子”也是特例,否则爱新觉罗家族并不足够供给这类子孙的用度。如此家族,除了皇帝一辈一个之外,在各领域必然也是人人才济济,尤其是在演艺圈。在爱新觉罗后人中,除了金巧巧之外,爱新觉罗·启星也是红极一时。从《豪情岁月》的上演到《雁鸣湖之恋》的热播,启星以自己的能力走上演艺界的红地毯。她是溥仪嫡堂兄的后人,而她的经历正如她的身世一般光艳照人。仅在2012年,连获悉尼国际华语电影节组委会推荐女演员奖和第四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优秀女主角奖,评价她的人生只有两个字“优秀”。

特殊背景之下,一正一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虽然爱新觉罗家族的光辉并未普照昭煦,但也从未偏袒启星。在家族衰败的背景下,每个人都位列人杰并不现实,但昭煦能够将祖上家业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也算是常人不能比拟的。昭煦的不学无术与启星的自强不息相比之下相形见绌,不知爱新觉罗老祖宗作何感想呢?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历史趣闻发布:

猜你喜欢: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