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的都城分别在什么地方

作者:杜爱霖   发布时间:2023-03-07 18:12:10 

在中国数千年的璀璨历史中,如果要找出一个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时期,那么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时期一定是其中之一。东汉末年群雄聚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和孙权分别建立蜀国和吴国与曹操建立的魏国呈现三国鼎立的局势。关羽、赵云、周瑜等各国名将顺势而出,谱写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乱世争霸。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大部分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都只能从各种历史文献和三国系列的小说中窥探一二。那么,你知道在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国都分别在哪里吗?

吴国建都武昌,后迁都建业

229年,孙权称帝建立东吴,将都城从武昌迁至有“钟山龙盘,石头虎踞”之称的建业(今南京市),孙权在建业建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从此开启了南京的都城史,此后长期作为政治经济中心存在,而其后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更是入选新世界七大奇迹。

蜀国建都成都

刘皇叔四处奔波,最终在成都立足,号称继承汉室正统。诸葛亮等中原到来名士的开发下,成都的农业、盐业和织锦业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大恢复发展,成就巩固了四川天府之国的称号,《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可见孔明对成都的地位评价有多高。自然资源丰富,富甲一方,成都也开启了自己的都城史。而最近发现的三星堆遗址,更是震惊世界,将成都的古蜀文明推向了高峰,让人要重新认识这片土地的历史。

魏国建都许昌,后迁都洛阳

魏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所以都城都在当时地理位置最好的中原地区,也是当时人口军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历史悠久的许昌是曹操的大本营,洛阳更是继承东汉之正统,成为曹魏的正式都城。

从东汉到曹魏,出现了三曹与建安七子,才高八斗的曹植在这里创作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作品《洛神赋》,为后世名家顾恺之创作的国宝巨作《洛神赋图》提供了灵感来源,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的诗词更是大气磅礴,让人无不佩服。他的著名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不知让多少人以此为由借酒浇愁。“杜康”是周朝大夫杜伯的族人,改进了酿酒的工艺。杜伯直言极谏,被周宣王斩杀,杜康徙空桑涧(今河南汝阳县杜康村),汝阳县便是今洛阳下辖的一个县,汝阳杜康酒在今天依然被作为酒祖遗留畅销四方。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历史趣闻发布:

猜你喜欢: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