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重要将领。他在诸葛亮逝世后,曾经保卫了蜀国29年。在军事才能方面,姜维可以说是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他与诸葛亮一样善于用兵打仗,懂得后勤保障,也成为了唯一一个可以担任统帅的人。他为蜀国抵御敌国,保卫了国家,但是可惜的是,他的后期多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也导致了蜀国的覆灭。
一、姜维生平介绍
姜维(202年-264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著名将领,也是刘备最厉害的15位大将之一。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成为了蜀国唯一能够担任统帅的人。他的军事才能无人能及,但政治才能却相对较弱。在他掌握蜀汉军政大权期间,他一意孤行,多次北伐,但均以失败告终。这种错误的决策极大地伤害了蜀汉的民力和国力,最终也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姜维的政治才能薄弱,这使得他在军事才能上的表现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1、名将之子,投降蜀汉
姜维生于202年,出生在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他的父亲是汉朝末年将领、曹魏功曹姜冏。但在214年,姜冏平定羌胡时兵败阵亡,只留下了13岁的姜维和他的母亲相依为伴。
228年,诸葛亮北伐中原,姜维因被猜忌而被魏军抛弃。他逃到上邽和冀县,但都被拒绝入城。最终,姜维不得已选择投降诸葛亮。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姜维得以继续在蜀汉军中发展,并逐渐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将领。
2、得到重用,名声初显
姜维投降蜀汉后,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很快就开始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但姜维真正开始崭露头角是在诸葛亮去世后。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他遗命姜维次于魏延,但魏延不愿听从调遣,最终被当成反贼处死。姜维随即率军击退了试图追击蜀汉军的司马懿。回到都城成都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并被封为平襄侯。
在姜维担任军事指挥官期间,他在西南地区多次进行北伐,但均以失败告终。尽管姜维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他的政治才能相对较弱。这导致他的北伐行动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协调,最终加剧了蜀汉的衰败。
3、掌军政大权,主持北伐
诸葛亮死后,蜀汉朝中的宰相先是蒋宛,后是费祎。他们都是诸葛亮所指定的人,治国理政都非常出色,但可惜一个短命,一个被奸细所刺杀。
在253年,费祎被刺杀身亡。256年,姜维拜为大将军,独掌军权,从此无人再制衡他。之后姜维不顾蜀汉微薄的命运,执意北伐。他多次率军北伐,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但均都无功而返。这些出征极大地伤害了蜀汉的民力和国力,最终导致了蜀汉的一种灭亡。尽管姜维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他缺乏政治才能,无法有效地协调朝中力量,导致了蜀汉的衰败。此外,他的北伐行动也使得蜀汉的资源和人力物力耗尽,最终无法承受曹魏的进攻,加速了蜀汉灭亡的步伐。
三、姜维是怎么死的
姜维是被曹魏的田续杀害的,享年63岁。263年,魏国伐蜀,姜维摆脱邓艾等人,退守剑阁,阻挡钟会进军。然而,邓艾亲率铁骑翻山越岭绕了七百多里突破了姜维的防线,直接出现在成都城下。邓艾击破年轻的守将诸葛瞻,刘禅开城投降,并敕令姜维投降。
接到命令后,姜维军士各个都拔起刀剑挥砍石头发泄心头的愤怒,但无可奈何,姜维率军向钟会投降。然而,姜维志存光复,先是假意投降钟会,后来发现钟会有谋反之心,于是劝说钟会设法杀害魏将。但钟会一方面陷害邓艾,一方面准备起兵造反,但事情败露,姜维、钟会及蜀将张翼等都被杀害,邓艾也被田续杀害。这就是姜维一计害三贤的故事。
姜维的死是蜀汉灭亡的标志,他虽然有才华和抱负,但最终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无法扭转蜀汉的命运。他的死也结束了三国时期的战乱,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结束。